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任然/赵肖兰太原股票开户去哪里
步入四川省成都市的中建三局西南公司四川省委党校(东校区)项目(以下简称党校项目),映入眼帘的并非传统工地的尘土飞扬与人声鼎沸,而是井然有序、高效协同的施工场景。近日,由四川省建筑业协会主办的“智建融合,城市更新未来”技术质量交流暨现场观摩会(以下简称观摩会),在此举行。
在观摩现场的楼房主体施工区,数台搭载5G技术的智能塔吊正有序运转。然而,塔吊操作员并未身处数十米高的塔吊驾驶箱内,则是安坐于项目智慧指挥中心的操控舱内,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的超高清视频画面,精准远程操控现场塔吊作业。
一位正在作业的操作员介绍,指挥中心的操控舱完全复刻了塔吊驾驶室的操作逻辑—— 操控杆、仪表盘等系统配置几乎一致,经过不到一个月的专项培训即可熟练掌握。更关键的是,这种 “地面操控模式” 彻底改变了传统作业流程:操作员无需再攀爬数十米高的塔吊爬梯(以往每天作业至少需上下两次),不仅彻底规避了高空攀爬风险,更让工作环境从 “露天高空舱” 升级为 “恒温操控室”。“现在工作既安全又舒适,操控精度和效率都提升了不少。” 操作员坦言。
智慧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,被称为工地“天空之眼” 与 “空中指挥官” 的智能塔吊,通过5G技术实现远程 “无人驾驶” 与毫米级精准操控。其核心优势在于:5G毫秒级超低延迟与超大带宽,确保操作指令与塔吊动作瞬时同步,精准度超越传统人工目视,彻底消除高空作业视线盲区与安全隐患。
由5G驱动的 “防撞系统” 为高密度交叉作业提供安全保障:每台塔吊搭载多重传感器与AI识别系统,实时监测吊钩、吊臂及周边障碍物动态。后台算法可自动规划最优吊装路径,对碰撞风险提前预警并自动制动,同时实时记录起吊重量、运行轨迹等数据上传智慧工地平台。管理者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吊装计划、评估效率,实现大型设备精细化科学管理。
此外,工业化造楼机、无人施工电梯、墙面抹灰机器人、地坪研磨机器人……党校项目以“全周期、全过程、全专业”智能建造实施路径,系统开展智能建造策划,共梳理出智能建造应用点82项,其中由中建系统自主设计研发42项。
当日的观摩会上,四川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、全省各大建筑企业负责人、行业专家学者等数百位嘉宾齐聚一堂。
中建三局西南公司总工程师王惠朝在分享时强调,智能建造不是单一技术堆砌,而是产业生产布局革命。四川省委党校(东校区)项目融合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体系,通过“工业化+信息化”协同创新生产组织方式,实现构配件工厂化生产与现场智慧组装衔接。
中建三局西南公司供图
“布局革命”体现在:依托BIM技术构建全生命周期“数字孪生体”,打破传统线性流程,实现参与方数据同源、实时协同,云端同步图纸修改等信息,前置解决矛盾,减少返工;采用“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”模式,在“智慧工厂”预制楼梯等部件,现场“搭积木”式吊装,将工地变为“总装车间”。项目负责人图鸿称,该模式提升效率、缩短工期,减少垃圾排放与污染,助力绿色建造。
中建西南院总建筑师郭颖表示,智能建造技术为城市更新“空间重构与功能再生” 提供了支撑。例如,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对老建筑进行毫米级精准测绘,为保护性修缮奠定数据基础;借助BIM模拟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同时,优化新建筑采光、通风及空间布局。
大家均认为,以智能建造驱动城市更新,不仅是技术迭代,更是城市建设方法论与价值观的变革。未来城市更新将从“大拆大建”转向“精准绣花”、“经验驱动”转向“数据驱动”、“劳动密集”转向“智慧赋能”。
基于此,中建三局西南公司相关负责人还注意到,智能建造正成为推动性别平等的新引擎。“传统观念中,建筑行业是男性主导的领域,而智能建造的发展或将改变这一局面。”该负责人说,以塔吊作业为例,传统高空攀爬、露天操控的模式因高强度体力要求与安全风险,导致女性从业者寥寥。如今,搭载5G技术的智能塔吊实现 “地面化、智能化” 操控,不仅消除了高空作业的性别生理壁垒,更以技术型岗位特性吸引女性参与。智能建造催生的大数据分析、智能设备运维、数字化设计等新兴岗位,更侧重知识储备与创新思维,为女性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。
“中建三局西南公司在打造智能建造典范、为西南地区城市更新提供技术指引的同时太原股票开户去哪里,也将积极探索性别平等实践,让智能建造真正成为推动行业性别平等的‘她力量’孵化器。” 该负责人表示。(除另有注明外,图片均由任然拍摄)
胜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